7月13日,我毅然踏上了济南开往济宁的火车,近四个小时的路程丝毫没有让我感到疲惫,相反,作为一名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我的内心是激动的、热切的、欣喜的,甚至还有一丝丝胆怯。我们团队进行教育帮扶的地方是在济宁市付庙村,刚进村子,满眼郁郁葱葱,草丛中三两朵小花簇拥在一枝细长的花枝上,深深呼吸一口空气,一股不曾污染的清新空气伴随着花香果香穿过鼻腔、汇入血液,充斥到整个躯体,我顿时爱上了这个地方。我脑海中不断幻想着自己站上讲台给小朋友进们讲课的场景,思考的同时我也担忧着,如果孩子们不喜欢上课,排斥学习怎么办;如果村民们不理解,不支持教育帮扶活动怎么办。
下午与村长、会计及几位村民见面并交谈后,村长表示村里将会尽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村民们的友好给了我支教的信心,村民们的支持给了我站上讲台的勇气,我更加坚定了将实际行动投入社会实践活动的信念。
我们借住在一位村民家里,村书记在送我们回家的路上,反复叮嘱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这几天是济宁最热的几天。到达借宿村民家里,婶婶切好了西瓜在门口等待我们,吃一口西瓜,甜甜的汁水流进肚里,更流进心里。家里没有空调,伯伯怕我们晚上睡觉不习惯,把家里的电风扇放在了我们房间。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西瓜的甘甜、电扇的清凉,更是村民们的热心与朴实,就像一份永远不会被玷污的美好,没有金钱利益,只有青山绿水,邻里相亲。
傍晚时分,我们饥肠辘辘回到借宿家里,大家洗菜、切菜、炒菜分工明确,忙活了半个小时,一顿乡村美味上桌,配上村委会食堂买来的馒头,我们吃的津津有味。吃着自己做的饭,聊着明天的工作,内心的满足与踏实,不掺杂其他复杂的感情,正是我所收获的友谊与成长。
世界那么大总要多看看才行,济宁付庙村之行绝不是进行一次简单的旅程,它是自我寻找,自我实现之旅。天气虽然炎热,我们还是会努力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虽然教育帮扶活动仅仅只有两三天,但是美丽的付庙村和朴实热心的村民会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责任编辑:姜戴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