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学》教学大纲
Natural Disaster Science
课程编码:21A54076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类)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推荐教材:陈颙,史培军著,《自然灾害》,北京师大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目:杨达源,闾国年著,《自然灾害学》,测绘出版社,1993年。
高庆华等著,《中国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气象出版社,2003年。
范宝俊著,《中国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然灾害知识体系,掌握防灾减灾技能,形成防灾减灾意识,具有编制防灾减灾方案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目前关于自然灾害的科学认识、研究途径和可选择的减轻自然灾害与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通过分析自然灾害的本质,包括它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发生基础、诱发因素以及成灾机制等,讨论自然灾害的分类,自然灾害的群发,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自然灾害基础研究的基本内容、减轻自然灾害的基本措施、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以及应急方案的编制。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在梳理部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事件之间的关系,在系统论的基础上了解灾害链和灾害群的特点,建立区域灾害观;通过与社会经济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灾害与经济、灾害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灾害治理的区域观、综合观和经济发展观。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使学生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区域环境进行简单的剖析,找出区域防灾减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根据未来的工作环境,做出正确的灾害分析,找到防灾减灾的基本措施和策略。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分布特征、发展趋势、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全面认识自然灾害在全球的影响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国际合作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分布
第三节 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
第五节 国际合作与减轻自然灾害的新目标
第二章 自然灾害的本质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自然灾害的本质、发生基础、启动机制和成灾机制,建立区域减灾的基本理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然灾害的成灾机制的形成和减灾机制建立。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认识自然灾害本质的意义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本质
第三节 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基础
第四节 自然灾害事件的启动机制
第五节 自然灾害事件的成灾机制
第三章 自然灾害的分类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与分级的依据与方法,掌握不同分类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然灾害的分类的适宜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自然灾害”分类
第三节 自然灾害的分级
第四章 自然灾害链与自然灾害群发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自然灾害链与自然灾害群发的特征与规律,学会用系统观统筹自然灾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然灾害链与自然灾害群发的地域性特征分析。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自然灾害链
第二节 自然灾害群发
第五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建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正确人地观的形成与建立。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突变事件与人类诞生
第三节 人类是自然灾害事件的受害者
第四节 人类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创造文明
第五节 人类活动必然会促进某些自然过程
第六节 人类社会不可能完全摆脱自然灾害
第六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和现状,为今后的减灾免灾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防灾减灾的迫切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概况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中国自然灾害分区
第三节 中国城市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第四节 中国多自然灾害的基本原因
第七章 自然灾害的研究基础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与世界自然灾害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前景,形成自然灾害研究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然灾害研究重大社会意义。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基础研究的目标和目的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基础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自然灾害的基础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减轻自然灾害与自然灾害防治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减轻自然灾害的基本措施和自然灾害防治原则,探讨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灾害文化与灾害防治法律化的建立。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减轻自然灾害的基本措施
第二节 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第九章 地震灾害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地震成灾机制,掌握目前地震减灾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临震预报与临震避难与减灾。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地震的发生基础
第二节 地震发生的诱发因素
第三节 地震的成灾机制
第四节 地震的减灾对策
第十章 地质灾害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坡地灾害的防治与成灾机制,掌握坡地灾害的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坡地灾害的预防与整治。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坡地灾害
第二节 滑坡与泥石流灾害
第三节 其它地质灾害
第十一章 气象灾害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台风的孕灾环境,掌握台风灾害的防范措施;了解干旱的成因和应对干旱的减灾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台风灾害
第二节 干旱灾害
第三节 其它气象灾害
第十二章 洪水灾害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洪水灾害历来是我国的重要灾害,掌握其发生机制和防洪减灾的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城市洪水灾害的机理与防范。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洪水的发生基础
第二节 洪水发生的诱发因素
第三节 洪水的成灾机制
第四节 防洪减灾措施
第十三章 海洋灾害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海洋灾害的种类和未来海面上升灾害的必然性,掌握常见海洋灾害的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海平面上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海面上升及其灾害
第二节 其它海洋灾害
第十四章 火山灾害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火山和板块构造活动的关系,树立防范于未然的火山防灾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火山灾害的特点。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火山的发生基础
第二节 火山的成灾机制
第三节 火山的分布与防灾
第十五章 空间灾害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空间灾害的成因和空间灾害的危害性,掌握空间灾害导致灾害群发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空间灾害的周期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空间灾害的发生基础
第二节 空间灾害的成灾机制
第三节 空间灾害的防灾减灾
第十六章 生物灾害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生物灾害的种类、成因,掌握生物灾害的防范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未来生物灾害的发展趋势和防范措施。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生物灾害的种类
第二节 生物灾害的成灾机制
第三节 生物灾害的防灾减灾
撰稿人:王晓军 审核人:解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