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在线365手机版(中国)官方网站水利学院

【济大主页】 

本科生教育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2016-05-19 作者:王晓军 解伏菊 点击次数: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编码:21A52028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类)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推荐教材:伍光和等著,《综合自然地理学》,高教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目:陈传康著,《综合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刘南威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

葛京凤著,《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

胡兆量著,《地理环境概述》,科学出版社,1997年。

史培军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0年。

倪绍祥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肖笃宁著,《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已学习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等部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从系统和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球表层的性质、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地表环境的形成、发育、演化过程等,建立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人地关系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科学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在领会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史的基础上,掌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对实例分析和探讨,使学生熟悉运用综合观和系统观进行自然地理问题的基本过程。

2.通过课堂讲解、探讨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使学生在掌握综合自然地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对自然地理学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区域性问题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3.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正确运用系统观、综合观和人地观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开展工作,为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绪论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地位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明确其研究对象,掌握其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史、主要代表人物和其思想。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地位与特点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四、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

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

六、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七、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系统论的基础上,通过自然地理研究实例和资源与环境研究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形成整体性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以系统的视角整体性看待地理环境问题。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系统概述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尝试运用纬度地带性、非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基本原理进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地域分异实例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纬度地带性、非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的关系。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地域分异概念、因素与尺度

第二节 纬度地带性分异与自然地带学说

第三节 非纬度地带性(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第四节 垂直带性分异

第五节 三维地带性与高原地带性问题

第六节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第七节 地域分异实例研究

第三章 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自然区划原理和方法,熟悉自然区划的类型;掌握资源环境研究中自然区划调查报告的编写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然区划的类型划分和意义。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自然区划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第四节 景观(自然地理区)

第五节 山地自然区划研究

第六节 自然区划单位的类型研究

第七节 自然区划调查和报告编写方法

第四章 土地与土地单位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正确理解土地与土地科学的概念;掌握土地单位的界定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土地单位的划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土地的科学概念与土地科学

第二节 土地单位的界定

第三节 基本土地单位之一:地块

第四节 基本土地单位之二:地段

第五节 基本土地单位之三:地方

第五章 土地分类与土地结构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土地分类和土地类型调查图的编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土地分类和土地结构的实际意义。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土地分类

第二节 土地类型调查制图

第三节 土地结构

第六章 土地评价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土地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步骤;初步掌握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的方法,为今后进行资源环境评价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土地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土地评价方法论

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

第三节 土地适定性评价

第四节 土地质量指标

第五节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第六节 城市土地评价

第七章 土地变化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正确理解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关系;掌握资源环境效应分析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土地变化与环境效应的关系。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第二节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第三节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第四节 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到土地变化科学

第八章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掌握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人地观的发展与演变。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

第二节 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与协调论

第三节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九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建议学时:5

[教学目的与要求] 以资源环境实例分析为基础,掌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与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资源环境研究应用中切入点的选择。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为农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第二节 城市和工程建设中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第三节 为旅游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第四节 景观土态规划与设计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综合研究

第六节 区域开发研究

撰稿人:王晓军 审核人:解伏菊

 上一条:《大学英语2》教学大纲
 下一条:《大学体育——篮球》教学大纲



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邮政编码:250022       学院邮箱:zh@ujn.edu.cn      联系电话:0531-82769233

©2023 体育在线365手机版(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