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在线365手机版(中国)官方网站水利学院

【济大主页】 

本科生教育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2016-05-19 作者:管理员 点击次数: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编码:21A42003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推荐教材: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目: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马建华编著,《现代自然地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杨达源等编,《自然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

格雷戈里(英K.J.Gregory),《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商务印书馆,2006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自然地理学》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理环境的技能,要求学生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各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机理,初步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自然地理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学习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形状和结构等。

2、了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

3、研究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4、掌握地质、地貌、土壤和水文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及其体系,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及其网络结构,了解相应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

5、阐明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6、认识人类活动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人类活动对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明确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7、掌握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内容,了解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8、培养学生的环境观、资源观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了解自然地理学的任务,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突出对自然地理环境若干问题进行论述,介绍分科和任务,以及国内外的科学成就,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介绍新的资料等。重点是了解自然地理学的概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授 课 方 法] 多媒体授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 地球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地球运动规律及意义。

[授 课 方 法]多媒体授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体

二、太阳和太阳系

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运动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四节地理坐标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壳、地幔、地核

三、地球的外部构造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二、岛屿

三、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地壳 建议学时:10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变,掌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大地构造学说以及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构造运动、地质构造、以及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

[授 课 方 法] 多媒体授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一、化学成分与矿物

二、岩浆岩

三、沉积岩

四、变质岩

第二节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二、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三、地质构造

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

一、板块构造说

二、曹台说与地洼说

三、地质力学学说

第四节火山与地震

一、火山

二、地震

第五节地壳的演变

第三章 海洋和陆地水 建议学时:10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了解海水的理化性质及海水的运动,培养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掌握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河流、湖泊、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授 课 方 法] 多媒体授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二、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第二节 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

一、海洋的起源

二、世界大洋及其分区

三、海及其分类

四、海水的组成

五、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一、潮汐与潮流

二、海洋中的波浪

三、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第四节 海平面变化

第五节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第六节 河流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

二、水情要素

三、河川径流

四、河流的补给

五、流域的水量平衡

六、河流分类

第七节 地下水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二、岩石的水理性质

三、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

四、地下水分类

第八节 湖泊与沼泽

第九节 冰川

第四章 地貌 建议学时:12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各类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了解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主要地貌类型。

[授 课 方 法] 多媒体授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一、 地貌成因

二、基本地貌类型

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第二节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一、风化作用

二、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

第三节流水地貌

一、流水作用

二、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

三、三角洲

四、准平原与山麓面

第四节喀斯特地貌

一、岩溶作用

二、喀斯特地貌

第六节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一、风沙作用

二、风沙地貌

三、黄土与黄土地貌

第七节海岸与海底地貌

第八节火山地貌

第五章 土壤圈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土壤的形成和成土因素,土壤的组成和性质,掌握主要的成土过程,了解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土壤的基本性质和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授 课 方 法] 多媒体授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一、土壤及其土壤肥力的概念

二、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土壤形态

四、土壤的物质组成

五、土壤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一、成土因素学说

二、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三、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四、 主要成土过程

第三节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一、土壤分类

二、土壤空间分布规律

三、土壤的地域分布规律

第四节土壤类型特征

第五节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六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等综合问题。认识人口与地理环境及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地域分异规律。

[授 课 方 法] 多媒体授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与地理耗散结构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

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一、地带性分异规律

二、非地带分异规律

三、分异的尺度

第三节人地关系研究

撰稿人:付守会 审核人: 桑国庆

 上一条:《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下一条:《大学英语4》教学大纲



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邮政编码:250022       学院邮箱:zh@ujn.edu.cn      联系电话:0531-82769233

©2023 体育在线365手机版(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9051414号